提高城市粮食生产保障能力

发布时间: 2024-04-26

  2022年,世界人口突破80亿,约57%居住在城市。预计2050年,这一比例将提高至68%。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,引发了食物生产、消费地域格局与人口关系、饮食结构及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。长距离食物供应链正在形成,不仅城市和城郊食物需求依赖市场,而且周边乡村食物来源也从自产为主向市场购买转变。

  全球性的多重危机挑战不断警示人们提高食物安全意识。城市作为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和食物的主要消费地,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的重要性急需引发更多的关注与思考。2016年,联合国会议通过《新城市议程》,承认严重依赖远程的食物等资源供应对可持续性发展构成挑战,提出支持地方就近利用资源提供商品和基本服务。联合国粮农组织还发起“绿色城市”倡议,要求打造可持续的农业食物体系,促进食物安全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为了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,我们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环境形势变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,确立了“以我为主、立足国内、确保产能、适度进口、科技支撑”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提出“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”的新粮食安全观。

  与之相伴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“各省(区、市)人民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”,明确省长(主席、市长)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的责任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》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,进一步明确对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的考核要求。

  从国际上看,纽约、伦敦、巴黎、东京等全球城市面对全球性挑战和地区性问题,都更加关注食物供应,反思高度依赖外部大市场、长距离运输的食物供应系统存在的问题,将食物政策作为解决社会、环境和经济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,将构建更健康、更具韧性、更可持续的食物系统作为促进健康积极生活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的重要战略举措。

  在中国,城区常住人口达百万及以上的大城市数量多、规模大。这些地区增强重要食物生产保障能力,是城市实现更好发展的需要,也是增强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远战略需要。

  此外,通过发挥地缘相近优势,提供更多新鲜美味的优质食物,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,促进高品质生活;可以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多元化功能价值,增强对城市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和环境景观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,建设更美好的现代化大都市。